鐵包金
鐵包金的植物形態及藥材性狀
【別名】老鼠耳、烏口仔、烏龍根。
【來源】鼠李科植物老鼠耳.的莖和根。
【植物形態】藤狀灌木,高1~4米;小枝灰褐色,稍有短柔毛。主根粗壯,表面褐黑色,里面黃色,故稱“鐵包金”。單葉互生,具短柄;紙質,葉片闊卵形或近圓形,先端圓鈍,基部圓形,全緣;側脈5~7,直而平行,兩面無毛;2~4朵簇生于葉腋或枝頂端,白色,有短柔毛;萼片花瓣各5,狹披針形或條形。核果長圓形,黃豆大,基部具宿存的花盤和花萼;熟時紫黑色,味甜可食,食時把唇舌染成紫黑色,故有“烏口仔”之名;ㄆ7~10月,果期11月。
【產地分布】生于山地灌叢中、路旁或田邊。分布于廣西、廣東、福建、臺灣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全年均可采收,除去葉、嫩枝及須根,洗凈,干燥,或趁鮮切片或段,干燥。
【藥材性狀】根呈不規則紡錘形或圓柱形,彎曲分枝,多切成小段或厚片。表面暗黃棕色、黑褐色至深褐色,栓皮結實,有網狀裂隙、縱皺紋及支根痕。質堅硬,斷面木部紋理細密,暗黃棕色至橙黃色。氣微,味淡微澀。
鐵包金的功效與作用
【性味歸經】性平,味甘、淡、澀。歸肺經、心經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消腫解毒、止血鎮痛、祛風除濕,主癰疽疔毒、咳嗽咯血、消化道出血、跌打損傷、燙傷、風濕骨痛、風火牙痛。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。
鐵包金的臨床應用
1、治療小兒胃納呆滯:用鐵包金全草(干)加水煎服,6歲以上每日2兩,3~6歲每日1.6兩,3歲以下每日1兩。連服3~5天。有蛔蟲者給驅蛔藥物。治療126例,結果顯效98例(77.7%)、好轉18例(14.2%)、無效10例(8.1%)。
2、治療精神。喝¤F包金8兩,木槿2兩,水煎3次,合并濾液,用文火濃縮成1斤,加白糖1兩,分3次用甜酒糟作引沖服。共治狂躁型和憂郁型精神病30例,70%有顯著效果,觀察3~6個月未見復發。
3、治療慢性氣管炎:取鐵包金莖葉2兩,制成糖漿100毫升,分3次服。連服15日為一療程。治療56例,近期控制24例,顯效17例,好轉13例,無效2例。有效病例的止咳、化痰、平喘作用多于3~5天出現。治程中未見毒性作用。
鐵包金的各家論述
1、《嶺南采藥錄》:解蛇毒,理惡瘡,搗敷之,理跌打傷,能駁骨止痛,治小腸氣痛,水煎服。
2、《嶺南草藥志》:能化瘀,除咯血咳血,并有(除)濕毒,定痛功效。
3、《湖南藥物志》:清熱,鎮咳祛痰,止血鎮痛。主治肺結核,胃痛,燙火傷。
4、《福建藥物志》:固腎益氣,祛風行濕,消腫解毒。主治風毒流注,肺結核,糖尿病,胃潰瘍,睪丸炎,遺精,風濕關節痛,腰膝酸痛,跌打損傷,淋巴結核,蕁麻疹,癰疽腫毒,多發性膿腫,風火牙痛。
鐵包金的附方
1、治疔瘡:老鼠草30克,搗爛,加鹽花少許,敷患處,并用白菊60克,甘草5克,煎服。
2、治睪丸膿腫:老鼠耳草頭15~30克,鴨蛋一只。水、酒各半煎服。
3、治外痔:老鼠耳鮮草頭30克(洗凈,切片),豬尾口頭1節。水適量燉服。
4、治燙火傷:老鼠草適量,搗爛,調茶油外敷患處。
5、治跌打腫痛光枝勾兒茶鮮根皮,搗爛外敷,或浸酒外搽。
6、治關節風濕痛,流火:鐵包金60~90克。水煎加黃酒沖服。
7、治胃脘痛:鐵包金30克,蘇鐵干花15克。水煎服。
8、治鼻出血,肺結核咳血,胃出血:鐵包金30克,白芨、百合各15克,桃仁6克,白茅根9克。水煎服。
9、治糖尿。鸿F包金60克,地耳草30克。燉冰糖服。